- 麻醉师的工作职责?
- 麻醉都应用在哪些领域?
- 麻醉的分类都包括哪些?
- 如何正确选择麻醉方式?
- 麻醉前后需要注意哪些?
很多人都认为,麻醉师就是打一针,然后医生就走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有一个麻省的非常著名的麻醉医生,做了这么一个讲座。他说我这一针是免费的,就是说这一针是免费给你打的,因为美国的麻醉医生的收入非常高,不像中国麻醉医生,这个收入也好,社会地位也好,都是比较高的。但是,他说麻醉医生在患者身边无时无刻的悉心守候,这才是麻醉真正的价值。
麻醉医生在手术室里,无时无刻的在观察这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还有呼吸了,还有比如说病人的心率,这些都有没有发生变化,随时调整麻醉深度,如果说由于外科医生的操作,导致管子和呼吸机脱离,如果这个时候,麻醉医生不在身边的话,病人就会因为缺氧,就会导致脑死亡也好,心跳停搏也好,所以说,麻醉医生的真正价值,是多生命的守候,有句话就是说,麻醉医生是保命的,手术医生是治病的。所以说,无论是在动物身上也好,人身上也好,就是说只要这个部位有病变的,外科医生是可以做手术治疗的,麻醉医生是会保证,你是活着进来的,活着出去的,就是这个区别,主要是监护,守护你的生命安全。
麻醉医生的工作很多普通大众并不是很了解,只是简单的认为麻醉医生就是在手术前打一针麻药就没事了。其实不然,麻醉医生的工作除了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
麻醉医生对围术期(手术中和手术前,术后一段时间)病人出现的医疗问题进行治疗。麻醉医生术前对病情进行判断,依据病人的身体情况,考虑个体差异,并依此制定治疗方案,在术中利用先进仪器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麻醉医生必须依靠各种复杂,精密的仪器对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维持病人的生命,有些已经是很脆弱的生命。手术结束时,病人将被送到恢复室或重症监护(ICU)病房,到从麻醉中恢复后,送回病房。麻醉医生的工作范围除手术室外,还有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
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麻醉临床的基本任务,但这还不只是现代麻醉学科的部分工作内容。麻醉工作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工作范围从手术室扩展到病室,门诊,急诊室等场所,从事临床医疗到教学,科学研究。随着工作范围的日益扩大,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
麻醉医生的工作如同飞机驾驶员的工作。飞机起飞着陆就相当于麻醉诱导和恢复。飞行使用的自动驾驶仪则相当于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和机械呼吸。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必须持续观察病人,通过眼,耳,手所得到的信息不断地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思考行成某些细致而复杂的判断结果后,进行药物(包括麻醉药,肌松剂,液体及止血药等)作一些调整,以尽可能维持手术患者生理功能平稳,并在紧急情况下实施急救复苏处理...[详细]
比如说无痛胃肠镜,像一些脑出血的病人,需要做检查,他可以意识不清楚,一时之间不能很好的配合,所以,我们就给他一定剂量的镇定药,从而,让患者可以配合医生进行检查,癌症术后的疼痛,然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相对的措施,出于人文关怀也好,因为晚期的癌症病人,每天都要靠大量的镇定药物来生活的。所以,这个时候的镇痛就是非常的重要。怎么又让患者减轻疼痛,又不抑制呼吸,在这样一个安全的范围内控制疼痛,这是麻醉医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涉及麻醉前后围手术期的一切处理。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如了解病情,结合手术选择最适当的麻醉和药物。为了减少病人术前的精神紧张,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可适当给予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等麻醉前用药。麻醉前要禁食,以防麻醉、手术时发生呕吐、误吸等合并症。病人接到手术室后,按照操作要求施行麻醉。麻醉、手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处理。麻醉后将病人安全运返病室或麻醉恢复室,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直到病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麻醉时和麻醉后作好麻醉记录。
危重症病人或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如发生循环、呼吸、神经、肝、肾、代谢等方面的功能严重紊乱者,可以集中在集中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重症监护单位,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周密和精良的监测治疗,麻醉专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休克救治和呼吸疗法等。
手术麻醉过程中会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在急诊室和病室等场合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发生的循环、呼吸功能衰竭(如疾病、创伤、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这时都需要麻醉工作者参与抢救。
对于各种急慢性疼痛 (如创伤后疼痛、腰腿痛、神经痛、肿瘤疼痛、中枢性疼痛)进行治疗...[详细]
麻醉,它从广义上分呢,它包括ICU、急救与复苏的重症的一些,还有疼痛,所以,麻醉科不是一个单独的科室,它担负着全院的一个急救。比如说,我们值班的医生,都会抢救急诊插管,这都是他们的一项日常工作,一旦接到了急诊电话,他们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医院,冲出我们大楼,然后,冲到病人旁边,然后把管马上插上,虽然这个收费只有五块钱,但是对于患者的生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五块钱花的太值了。
全身麻醉是指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致使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无疼痛感觉的过程。这种麻醉方式便是常言道的“睡着状态”,特点是病人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体验不到疼痛。最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特点是采用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术中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全身麻醉并不是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一些时间短小,伤害性刺激小,简单的手术操作和检查操作,比如人流手术、胃肠镜检查等,就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而可以实施保留自主呼吸,但意识消失的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是利用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注射在相应部位使脊神经、神经丛或神经干以及更细的周围神经末梢受到阻滞,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局部麻醉的特点就是麻醉局限在身体的“局部”,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阻滞)、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
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通过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内,其中注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或腰麻,注入硬脊膜外腔的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椎管内麻醉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半身麻醉”。麻醉医生会在你的后背进行一番操作,然后你便感觉到下半身麻木,痛觉、触觉消失。
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身体某神经干(丛)处,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痛觉传导阻滞,常用的神经阻滞有颈神经丛阻滞、臂神经丛阻滞,股神经阻滞等。
局部浸润麻醉是直接将局部麻醉药注射至手术部位,并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手术区的各层组织内,以阻滞疼痛的传导,是临床小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详细]
麻醉的选择,比如说,有几个因素。首先,是病人的身体状况,另外是手术状况,还有一个是比如环境因素,还有一个是病人的意愿。但是,总的原则呢,就是满足手术的情况下,给病人带来最舒适的一种状态,就是对病人最有力的这么一个状况。就是看手术的需要,比如,一个乳腺手术,它有一个包块,如果它是良性的呢,局部麻醉就做了,如果病理检查发现是恶性的,那么,术中就会改成全身麻醉,因为它要清扫淋巴结,然后会扩大根治,因为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是无法承受的。
另外就是,除了全麻、局麻还有神经组织支管内麻醉,不同的麻醉可以做相同的手术,像肾移植,肾移植在有的医院是全身麻醉,有的医院还是支管内麻醉,都能够完成。都可以非常顺利的配合医生,并且病人感到舒适,就是每个医院的习惯不一样。像基层医院支管内麻醉要多一点,三甲医院全麻要更多一点。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做支管内麻醉会影响他的血液循环,会影响他心脏的收缩的一个能力,所以,往往对于年龄大的病人,我们还是会选择全麻要多一点。
老人和小孩做麻醉的时候和一般人是不太一样的,就是说相同的麻醉,在不同的人身上做,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小孩,一个中青年还有一个老年人,跑一百米,最后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麻醉的效果就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比如老年人都会办有各个脏器的功能衰竭,并且办有一些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心梗等病史,还会吃一些药物,会不会对麻醉有写影响呢。比如吃阿司匹林了,手术是需要停一个星期的,因为这对麻醉都是有影响的。
小孩的呢,因为他的气道非常的窄,小孩的气道比我们的小拇指还要细,细上很多。所以说,他一旦有了痰,他的气道压就会非常的高,然后就无法通气,即是是通气了,也是会损伤他的肺,他的肺特别特别的嫩,特别容易肺水肿,小孩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有很多很多和成年人不一样,所以,小孩麻醉,一定要防止呼吸道感染。所以,一定要一个月之后再做,不然,麻醉一给,会对他的呼吸道给予一定的刺激和影响,这个时候,如果大量分泌痰液的话,这个对于小孩来说是要命的。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根据病人全身健康情况与疾病严重程度制定了“ASA体格情况分级”。一般讲,I、II级病人对麻醉的耐受力均良好,麻醉经过平稳;III级病人接受麻醉存在一定的危险,麻醉前需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对麻醉中和麻醉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IV、V级病人的麻醉危险性极大,更需要充分细致的麻醉前准备。总体来讲,患者的身体越差,麻醉的风险就越高...[详细]
禁食水是最最必要的,成人禁食水要六到八个小时,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月龄,他还是有不同的。六个月、六到三十六个月、三十六个月以上的都是不一样,老人家也是要禁食水的,有可能时间要更长一些,因为他的肠蠕动会非常的慢,还有一些药物的使用。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要访问病人,要看看患者有什么基础疾病,吃过什么药,这些药会不会对麻醉有影响,你的身体能不能支撑这个麻醉,能不能支撑你做完这个手术。所以,我们会找病人聊聊天,家属谈谈话,这个手术会有怎样的风险,让病人心里有个底,在他了解所有情况下来做这个手术。对于做椎管外的病人,我们以防他的术后头疼,一般要求他要平卧六个小时,其实这个是对病人的一个最大的保护,如果像是全身麻醉,平卧是为了使他的呼吸道更通畅,然后两个小时不要睡觉,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也是为了防止麻醉药的残余的作用,会对病人的呼吸有影响。麻醉手术后的病人如果吃东西和喝东西了的话,因为他的胃肠道还不是通畅的,以防他的反流误吸,这都是对病人的一个保护。
主要是了解病情,作出正确估计,结合病情确定麻醉方案,选择最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充分估计麻醉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为了防患于未然,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预防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处理的方案。
按麻醉操作规程作好麻醉,以取得最好的麻醉效果,使病人在无痛、安静、无记忆、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同时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尽量满足某些手术的特殊要求(如肌肉松弛、低温、低血压等)。做好手术麻醉过程的监测工作,包括循环、呼吸、水电解质、体温等功能的连续监测,并写好麻醉记录。根据麻醉过程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处理,如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进行呼吸管理等。
麻醉后将病人送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做好交接班。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手术,做好麻醉后的各种处理,包括对病人的连续监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意外,协助临床科对并发症进行治疗,使病人早日痊愈。做好麻醉后随访和总结的记录。
随着危重疑难病人施行复杂麻醉和手术的增加,手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等功能的紊乱未能彻底纠正,麻醉后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麻醉手术后的病人仍需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因此,麻醉恢复室和加强监测治疗室得到了建立。麻醉医生在其中担任着麻醉病人的恢复,危重病人的监护,麻醉并发症的防治重要责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