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儿科 > 儿科综合

手足口病治疗也得分阶段

阅读:334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对于有孩子患了手足口病的家长来说肯定会忧心忡忡,想知道怎么样才能治疗孩子的手足口病呢,其实在中医治疗方面医学专家们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医治疗都是采用纯中药无副作用,对于小孩的健康没有损害。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卫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中药治疗本病疗效颇佳,既能消除、缓解症状,又可缩短病程。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六一散等;在发病的后期,若见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等症,可以再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医学专家们自拟了羚凉通散和平脾羚散,两大散剂类型又各含有三个不同药物组成的散剂。在风邪犯肺、心脾蕴热型的急性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色红,发热,口渴,便干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治法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为主。采用羚凉通散,主要成分为双花、连翘、豆豉、大黄、石膏、防风、荆芥、黄芩等。在脾胃失运、阴虚火热型的恢复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散在或消退,身热渐退,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原则。采用平脾羚散,主要成分为陈皮、厚朴、神曲、羚羊角、芦根、麦冬、苍术、砂仁等。两期均以三种散剂互相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使热去疹自退,脾运正常,虚火自灭,养阴津自生。自1997年以来,该院应用上述散剂共治疗观察大量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疗程平均缩短至4天。而西药对照组,疗程达6天。

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家长们可以放心其治疗效果,自古以来,祖先们都是用中草药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现在中医的理论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对身体也无损害,各位家长尽可以放心!

相关文章推荐
  •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怎么治疗 阅读:445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初期通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烧、喉咙痛等,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在早期检查中发现咽后壁出现疱疹,手部
  •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少天 阅读:197
    手足口病潜伏期3天到5天左右,具体也是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在潜伏期上也会有所差异。手足口病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因素所导致,一般会通过粪口直接接触以及呼
  • 手足口和口腔溃疡的区别 阅读:406
    口腔溃疡和手足口病是很好区别的。首先第1个口腔溃疡虽然有反复发作,但绝大部分都不会伴随有发烧。口腔溃疡的疼痛大部分也都是
  • 手足口和口腔溃疡的区别 阅读:258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除了咽部疱疹,常有发热,手足皮肤皮疹,或者全身毒性症状。疱疹主要是由于
  • 孩子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当心手足口病 阅读:405
    7岁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双下肢散在紫红色斑疹,压之不褪色,伴有高热表现,精神差。入院完善血常规、痰液检测等检查后,明确诊断为重型手足口病、肺炎。给予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布洛芬退热+甲泼尼龙抗炎+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疾病治愈。
  • 宝宝打了手足口疫苗会发烧吗 阅读:507
    ​宝宝打了手足口疫苗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烧的症状,但并不绝对。 打手足口疫苗后,有些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其中包括轻微的发烧。因为疫苗激活了宝宝的免疫系统,以产生对手足口病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发烧是疫苗接种最常见的反应之一,但通常是轻微的,持续时间也较短。多数情况下,宝宝在接种后的一至两天内可能会出现轻度发热,体温可能略微升高,一般不会持续超过48小时。如果宝宝出现发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 3、让宝宝多喝水,保持水分。 4、使用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