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中医科 > 中医内科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预约挂号

江苏名老中医谢兆丰:泻脾除秽汤治疗口臭

阅读:491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新闻背景

    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教授,以一篇《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抛出彻底反对中医中药的惊人观点,其博客上推出“关于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提出应该“让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到民间”,这一提议竟得到上万人的支持。在网上也引起了激烈的口水仗。

    10月18日上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九次、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次、省针灸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江苏中医药》杂志创刊5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江苏中医界泰斗级人物济济一堂,谈起近日沸沸扬扬的“告别中医中药”争论,专家们一致表示,“中医中药这块民族瑰宝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丢失”。但他们也认为这场争论实际上是给中医提了个醒,当前中医发展的确遇到诸多瓶颈,如何突破瓶颈,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医药不但有效且便宜

    提到“中医废除论”不少名中医摇头表示愤慨。“作为中国国粹的中医如何能取消?”这是记者在会议现场听到最多的一种声音。    

    南京市中医药大学博导、省名中医、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煌

    首先,张功耀用来论证“取消中医”的论据不充分。比如他认为中药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坑害患者。实际上,中医用污物、毒物入药比例很少,今已被大多数中医师摈弃。张功耀的观点以偏概全。中医博大精深,其涵盖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经方”,不但治病有效而且非常便宜;再如针灸,花小钱治大病,这对国家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上起积极作用。如治疗胃病的“半夏泻心汤”,患者每天花费5元。效果却很好。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张华强否定中医既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我国利用中医药资源解决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卫生问题,使我们在国际医学界有了一席之地。有很多西医治不了的疾病,却通过中医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如果取消中医,将是极大的浪费,老百姓不会答应。

    中医发展面临三大困境

    专家归纳指出,目前中医发展有三大困境。    

    困境一:中医很乱黄煌中医这顶帽子太大,涵盖东西太多。汤方、针灸、推拿、食疗、气功、拳术都与中医有关,甚至连美容也打着“中医”牌。民间所谓“祖传秘方”、“偏方”都是中医,连招摇撞骗的江湖人也在说中医。中医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璞玉。    

    困境二:以西医养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原南京市中医药大学校长周仲瑛“中医废存”争论给中医界敲响警钟,中医发展的确面临不少困境。教育上,名中医、名教授越来越少;医疗上,中医院名存实亡,中医西化严重;科研上,真正的中医临床科研少,传统古方研发不足,国际竞争力很弱。周仲瑛教授说,明明是中医院却以西医为主,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黄煌中药价格低廉,而一位名中医忙一天,给医院赚取诊疗费不过百元。在中医赚不了钱的情况下,很多中医院考虑到自身生存,把重点偏向西医,耗巨资引进大量设备,通过西医“养”中医院。    

    困境三:“洋中医”的威胁黄煌韩国日本正大力研发中医,韩国中医正积极申请世界遗产。韩国人的高丽人参每年出口总量曾一度超过中国所有中成药出口总额。日本研究张仲景古方超过中国。反差如此之大,真令人痛心。

    保持特色是中医药的灵魂    

    周仲瑛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交融应该是去粗取精的过程。政府应花大力气保护如汤方、针灸等中医精华。    

    黄煌上万人联名请求“取消中医”带给中医界警醒是:中医必须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把行之有效的临床技术发掘出来推广利用,把神秘的、说不清楚的“民间中医”剔除。国家应给予特殊政策,以后经过国家认定的确有真材实学的中医师,国家可按照教师或公务员待遇,让他们专心用廉价的中药和针灸等疗法为大家服务。国家医师管理也应分类,中医就是中医,西医就是西医,各走各的路。同时拿到两张执照的医生方可从事中西医结合。    

    现代中医应该是“诊断是现代的、用药是天然的、观念是全科的、服务是社区的基层的。”

    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局局长吴坤平江苏中医发展源远流长,历史上江苏创造了中医的不少学术流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在全国都有影响,是现代中医的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江苏中医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要确保中医药发展,就要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体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体现东方文化的底蕴和思维。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等,并且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是中医药的生命与灵魂,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西医看中医:中医是另一条“腿”

    实际上,很多著名西医医生不仅不排斥中医,反而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分会主任委员刘嘉茵对西医医生而言,当治疗陷入困境时,能懂得中医就比别人多了一条“腿”走路,因此西医医生并不排斥中医。我们在治疗不孕症时发现,很多慢性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无排卵、子宫内膜损伤等一些疾病时发现,当西医治疗无效时,通过中医调理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慢性盆腔炎不适合抗生素治疗,通过中医调整,炎症也能逐渐吸收。正是看到中医的疗效,我们中心还专门开设了中医不孕门诊,先通过中医调理再做试管婴儿,可以提高成功率。有一位女性因多次流产导致子宫内膜非常薄,通过西医手段已经无法受孕,我们在长达两年时间里为其用中医调理,她的子宫内膜从4毫米直径增厚到8毫米,再做试管婴儿终于成功受孕。有位男士无精子,做睾丸穿刺都不容易获取,经中医调理半年,他的精子数量骤增,可以达到普通试管婴儿需求的数量,成功当了爸爸。    

    在临床这些通过中医治疗成功的个案非常多,但是中医面临的问题是缺少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使得疗效不能得到客观评价。我们看到国外发表了关于针灸可以辅助胚胎移植,提高怀孕率的文章,外国人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提出中医有价值的理论,但在国内中医基础研究还很薄弱。刘嘉茵教授说,作为西医院的医生,我们能感受到中医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治疗效果,但必须有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才能从理论上找到依据。同时她呼吁对中药毒副作用开展研究,加强中药的基础科研。

    记者调查

    你信中医还是西医?

    10月18日下午记者在省人民医院和省中医院随机调查了50名候诊的患者,就以下4个问题展开调查。

    1、在选择就医时首选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10%;西医26%;因病而异,中西结合64%。    

    2、就疗效而言,您更相信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42%,西医58% 3、您认为那种治疗方式最佳?    

    中医2%;西医6%;中西结合92%

    4、您认为中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完全有必要100%;没有必要0。

    支持中医派

    “我就是被抗生素害的!”正在省中医院进行针灸治疗的南京市民李大妈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患上了带状疱疹,在医院连挂了五天水,结果症状是减轻了,却患上了神经痛后遗症。现在正在老中医的指导下,内服中药外加针灸治疗。

    媒体从业人员周小姐告诉记者,两年前,她患上慢性咽喉炎,一到降温就会犯病。“每次到医院,医生就让我挂水。”朋友推荐她服用一些中医“偏方”,如冰糖雪梨川贝膏等很有效,已经有半年没有挂水了。现在一般的感冒发热我都看中医,吃些“双黄连”之类的中成药,十几元就搞定;要是看西医,没百来块钱别想好。    

    支持西医派

    “我不是不相信中医,我是不信任中药。”在宁做生意的郭先生表示,“中药的假药太多了!”中药本来就是些“根根草草”,弄些树根、树皮、树叶往里搀和很难发现。现在一些地区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药材资源枯竭。而人工种植的药材,是采用各种人工手段促使其生长的,药力和野生的相比却是天壤之别。原材料不行,就算是华佗、扁鹊开的方子病人吃了也没用。

    医学院研究生黄小姐坦言,过去中医讲究师傅带徒弟亲传经验。但是现在的中医学院的学生都是“批量生产”的,哪来临床经验。此外,虽说中医更适合在发病初期治疗,一旦病情恶化,中医就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了。外科方面,公认的西医还是比中医好。(策划:张琳 撰稿:蔡蕴琦 于丹丹 毕晓红)

相关文章推荐
  • 老中医治疗胆囊息肉 阅读:280
    如果同时伴有了发热或者是身体脾胃功能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同时配合健脾消食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在用服药期间避免服用,其它类药
  • 治疗前列腺炎的老中医 阅读:322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针灸按摩理疗,另外也可以通过中药的方法来进行调理治疗,比如可以使用前列舒通,或者是前列舒乐,或者是
  •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名方 阅读:803
    治疗抑郁症的中药:1、肝郁气滞型,代表方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2、如果肝郁化火、抑郁症加重,代表方为丹栀逍遥散。3、如果
  • 治疗肺癌的老中医有谁? 阅读:766
    癌症晚期中医效果较好,因为晚期癌症患者因为癌细胞消耗性大体质虚弱,癌细胞大多已经多处转移,西医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而且患者
  • 老中医的神奇减肥法 阅读:449
    中医减肥的方法有很多,当然也需要根据体质辨证治疗,常用的减肥方法有艾灸、耳针、拔罐以及穴位按摩等等,针灸减肥优势也很明显
  • 中医治疗口臭良方 阅读:308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口臭,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炎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