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外科 > 普通外科

曹锋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预约挂号

甲状腺癌的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阅读:226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对于甲状腺癌的术后护理,我们名医在线网专家做出了以下的介绍,我妈一起来看看吧。

甲状腺癌常见的病理分类有四种:乳头状癌最多,滤泡状癌次之,少见的有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前两种肿瘤被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对甲状腺分化型癌及髓样癌以手术治疗为主。

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复查和进一步治疗应包括:甲状腺功能的调节,肿瘤复发转移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手术切除一侧或全甲状腺后,应常规补充甲状腺素,使甲状腺功能尽量维持正常。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长期补充甲状腺素,能抑制TSH的分泌,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随诊过程中应密切注意TSH的水平,最好维持在正常值之下,而其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甲状腺癌手术后,应定期复查以发现可能出现的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包括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如肺、骨、脑等部位的转移。一般建议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定期复查,1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检查方法包括常规体检、甲状腺及颈部B超、CT、MRI、同位素检查、胸片等,如发现可疑结节,必要时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性质。一些血清学检查有时也有帮助,如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者,TG(甲状腺球蛋白)明显升高提示肿瘤复发可能;对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如大幅度升高,也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如果检查发现肿瘤出现局部复发或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数患者仍可通过再次手术达到根治。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出现肺转移,可以将残留甲状腺腺体全部切除,清除所有的转移淋巴结后,行131I同位素治疗,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对骨、脑等部位的远处转移者,有时可以先切除转移灶,再行同位素治疗。如不能手术切除,治疗同肺转移。特别需提醒的是:手术能切净的甲状腺分化型癌及髓样癌,术后不建议行放疗和化疗。因为放疗化疗不能带来更高的治愈率和控制率,相反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只有对手术大部切除仅残留少量肿瘤的患者,术后辅以放疗能提高控制率,改善预后。

对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可能出现短期内肿瘤复发或转移,所以随诊的间隔时间应缩小,比如1个月1次。肿瘤一旦发现复发或转移,提示预后不佳,肿瘤往往生长迅速。大部分患者丧失再次手术机会,仅能对症处理或以放疗、化疗等进行控制,外科能做的工作可能仅是气管切开或气管造瘘解决通气,胃造瘘解决进食问题。

甲状腺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喉返神经损伤造成声音嘶哑、进食呛咳,甲状旁腺损伤造成低钙血症,四肢面部麻木甚至抽搐,颈部神经损伤造成的相应功能障碍等。患者出院时并不能全部恢复正常,需要在随诊过程中加以观察、建议,辅助功能的恢复。尤其对全甲状腺切除后,甲状旁腺受到损伤,部分患者出现低钙血症,应及时将钙剂补充,方法包括口服或静脉输注钙剂,以尽量达到或接近正常血钙水平。

名医在线网专家温馨提示:出院后仍应定期复查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继续补充钙剂。对喉返神经及颈部其他神经损伤者,应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以尽快恢复或代偿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关文章推荐
  • 甲状腺癌术后能活多久 阅读:488
    甲状腺癌术后的预后因多个因素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常见影响甲状腺癌术后预后的因素包括: 1、分期:甲状腺癌的分期是衡量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早期被限制在甲状腺以内的癌症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而已经扩散到颈部淋巴结或其他器官的晚期癌症可能预后较差。 2、术后治疗:甲状腺癌治疗常常包括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放疗或碘治疗。对于高风险和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来说,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和执行对预后至关重要。 3、癌症特征:甲状腺癌的亚型和细胞类型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如乳头状甲状腺癌预后相对较好,髓样癌等更罕见的类型预后较差。 4、年龄和
  • 护理胃溃疡的注意事项 阅读:142
    因为如果不注意规范的治疗以及平时注意饮食调理的话,可能会发展为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胃癌等等并发症。胃溃疡的患者注意
  • 宫颈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阅读:380
    你好,宫颈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要加强营养,注意卫生,一个月内不要同房,要保持乐观情绪,保持精神
  • 甲状腺癌手术后能活几年 阅读:233
    如果是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这两种癌病理分型恶性程度较高,五年存活率相对较低,除了甲状腺全切以后,需要进行术后相关的后续治疗
  • 小孩发烧护理的注意事项 阅读:173
    小孩发烧护理的注意事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发烧出汗多容易使局部受凉再次感冒,所以应该及时换洗衣服,穿纯棉质较为宽松的衣服
  • 早产儿护理注意事项 阅读:155
    如果是空调房间,温度最好保持在22~26摄氏度左右,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且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容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