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儿科 > 儿科综合

王丽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
山西省中医院
预约挂号

什么是脑性瘫痪

阅读:165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

  出生1个月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有时又称为获得性脑瘫(acquiredcerebralpalsy),约占小儿脑性瘫痪的10%。脑性瘫痪的发病率约为1.2-2.5‰(每千活产儿)。

相关文章推荐
  • 看这位11岁脑性瘫痪患儿是如何站起来的 阅读:79
    11岁患儿出生时由于缺氧窒息导致发育落后,1岁时于外院诊断为脑性瘫痪。至今11岁仍不能站立行走,家长为解决孩子这一问题,带孩子来我院就诊。入院综合考虑患儿情况后,给予普通针刺、电针、推拿等治疗改善肢体功能,脉冲电治疗改善肢体肌力。两周后,患儿下肢力量增强,下肢承重能力得到增强,可完成扶站。
  • 脑性瘫痪进行康复训练,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 阅读:117
    患儿1岁时被诊断为脑性瘫痪,给予药物以及康复治疗(具体不详),出院后由于家长没重视患儿的病情,也没做好护理,患儿现仍不可与人简单交流,也不能独立站立及行走,下肢肢体仍然僵硬,身体平衡能力也不好,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就诊。结合患儿的既往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目前诊断脑性瘫痪。治疗上予以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知觉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为主,治疗后患儿可以独立行走短暂时间,可进行简单的日常语言交流,精细动作稍差,但是比入院的时候有所进步,平衡能力较前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
  • 孩子脑性瘫痪,一定要注重康复治疗 阅读:120
    患儿早产,出生时浑身青紫,评分为7分。3个月后家属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低于同月龄孩子,就诊当地医院行头颅核磁检查,发现脑脑白质软化灶,诊断为“脑性瘫痪”。现家长为进一步治疗,带孩子于我院就诊。入院检查后,予以针灸+推拿+辅助低频脉冲、平衡功能训练、手指点穴等治疗。1年后,患儿已经能够独立行走数步。
  • 13岁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让她自由站起来 阅读:146
    患儿1岁时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脑性瘫痪,给予康复治疗,治疗效果不好。因为本次就诊患儿诊断基本明确,所以综合考虑后决定给予脑瘫肢体综合训练以及头皮针、中频脉冲电治疗、低频脉冲治疗等,通过治疗,患儿下肢力量增强,下肢承重能力得到增强,可完成扶站。
  • 脑性瘫痪肌力下降,长期康复训练终恢复 阅读:137
    患儿症状表现为肢体比较僵硬,活动不灵,上肢运动功能还可以,但是右手的精细动作比较差,结合患者情况,确定在治疗上以中医的针灸和推拿为主,另外还辅助低频脉冲治疗、平衡功能训练、手指点穴等。通过治疗,患者肌力情况好转,能够独立行走。
  • 脑性瘫痪患儿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有效提高自理能力 阅读:158
    患儿出生10个月左右被诊断为脑性瘫痪,去年患儿到我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经过7个月的康复治疗,患儿可以独站,在熟悉的环境下还可以行走数步,予以办理出院,告知家属出院后要注意护理。但患儿的父母未引起重视,患儿再次出现不能进行言语交流,不能独立行走,遂到我院就诊。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临床表现,目前诊断脑性瘫痪,给予穴位针刺、言语训练、作业疗法等治疗。治疗后患儿能够通过肢体进行简单的交流,除家人指令外,现在也能慢慢听懂医护人员的指令,能够在较为熟悉的环境中行走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