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内科 > 血液内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

阅读:211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因为患者自身产生病理性抗体,附着于红细胞并造成其破坏的一种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所需温度的不同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两类。

  一、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型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最为常见。自身抗体在37℃时呈现最大活性,绝大多数为IgG,具有或不具有补体结合能力,极少数是非凝集素IgM。附着抗体的致敏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在脾脏)内破坏,发生血管外溶血。根据有无病因可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者约占55%,常见病因包括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disease)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

  二、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型较温抗体型少见,见于冷凝集素综合征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冷凝集素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见于老年人,后者常继发于恶性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如Waldenstrome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和某些感染如支原体肺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冷凝集素多为IgM抗体,可结合补体,在28~31℃即可与红细胞反应,0~5℃表现为最大反应活性。冷凝集素综合征多呈慢性溶血经过,在寒冷季节病情加重,指端发绀、僵硬、疼痛常见。继发者尚有原发病的相应表现,病毒感染所致者病程为自限性。某些患者可有急性血管内溶血发作。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抗体是IgG型溶血素,又称为D-L抗体。D-L抗体在0~4℃与红细胞结合,并能结合补体。此病罕见,以局部或全身受寒后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可继发于梅毒或某些病毒感染。

相关文章推荐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类 阅读:26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产生的自身抗体及激活了补体,使得抗原抗体产生反应,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一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阅读:347
    目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也可以采用血浆置换等等办法来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案有什么 阅读:354
    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溶血危象可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逐渐改为泼尼松口服,当血红蛋白接近正常的时候,每周减泼尼松用量10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案有什么 阅读:185
    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在应用激素控制溶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警惕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了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
  •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病因 阅读:308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具体病因目前来讲还不是特别清楚,主要是因为体内出现了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了一些异常抗体,这些抗体会通过血脑
  •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症状 阅读:873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发烧,反复抽搐,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腹泻等一般的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颅内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