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洪葵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预约挂号

中医药多名专家辨证治疗慢性心衰的研究概况

阅读:575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有时一些区区小事,也会成为“麻烦”,给生活带来不便。很多多疾病在发生的时候都有前兆的,只要我们多注意身体的变化,疾病完全可以控制的。现在我们跟随中医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心衰中医药辨证治疗研究概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一种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属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其一旦形成,多为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防治心力衰竭正在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增强疗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较大的优势。

  1、病因病机

  中医心衰之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圣济总录·心脏门》,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为中医“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等病证范畴。近年来,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趋于一致,但仍然各有侧重。大多数研究认为本病以心之阳气虚衰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我们的专家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CHF最主要病机。心气虚、心阳虚是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中心环节。有专家认为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心气虚衰日久殃及肺、脾、肾诸脏而致水、湿、痰、瘀滋生互结而成,属本虚标实之证。有专家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为阴阳两虚、心脉瘀滞。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多为各种原发病直接或间接损伤心体(阴),进而影响“心主血”的功能,病理发展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阴虚血涩,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营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衰的病理生理基础,且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有专家提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可以用“虚”、“瘀”、“邪”三字来概括,心、肺、脾、肾虚衰是本,湿浊瘀血内停为标,外邪引动是为诱因。有专家强调,“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五脏六腑息息相关,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均可影响于心而发生心力衰竭。然五脏之中,心属火,脾属土,心脾母子关系,故在心力衰竭的病理演变中,心、脾功能失调是导致痰瘀病理产物的重要因素。专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融合了中西医对心力衰竭的病机和临床的各阶段表现,规范出下列模式:左心衰即心虚证,病机为心气虚,左心排血不足,致使血行不畅,宗气运转不利;右心衰即心肺气虚证,病机为心气虚,运血不利,体循环不畅;全心衰即心阳暴脱综合征,病机为心阳衰竭,导致气血津液、水液逆乱,而出现“四脱二瘀综合征”。有专家认为心衰病位以心为主,还与肾、脾、肺有关。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以心阳虚为甚;标实为痰浊瘀血水饮,以瘀血水饮尤为突出。心之阳,气亏虚,鼓动无力,血行滞缓,血脉瘀阻,从而出现心衰。心之阳气亏虚,则见气短,喘咳倚息,劳动则甚,重者张口抬肩,汗出肢冷,舌淡胖,脉沉细,阳损及阴,气阴两虚,兼口干心烦,舌嫩红少苔。阳虚水肿,则水肿以下肢为甚,尿少,心悸,神疲,舌淡胖苔白,脉沉细,甚则气促咳唾,胸胁胀痛,肋间饱满,形成悬饮。阳虚血瘀,则心悸气促,胸中隐痛,咳唾血痰,唇紫,爪甲紫暗,颈部及舌下青筋显露,胁下痞块,舌质紫暗,脉沉细涩。水肿形成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所谓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就心衰而言,水饮停积的根本原因在于心阳不足。另外,水饮亦与血瘀有关,所谓“血不利则为水”。

  2、中医药辨证论治

  2.1证型研究

  目前对CHF的辨证分型大多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专家将心力衰竭分5型治疗:①心气阴虚证以炙甘草汤合生脉散;②气虚血瘀证以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③心肾阳虚证以附子汤加丹参、桃仁、葶苈子、车前子;④阳虚脱水证以血府逐瘀汤、真武汤合参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⑤心阳虚脱证以四逆加人参汤加味。将77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3型:①气阴两虚型,治以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②阳虚血瘀型,治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③风痰阻滞型,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心衰分为4型:心肺亏虚、痰浊壅阻型:治宜遵“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燥湿化痰,方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心脾两亏、气血不足型:方用归脾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心肾阳虚、饮邪上泛型:治宜温补心肾,化气行水,方用真武汤加减;心肝同病、湿瘀互结型:常见于久患心病,方用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专家在临床中用生脉散,桂甘龙牡汤加减治疗心悸气短型心衰,以益其虚损,补其不足;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心咳喘满型心衰,以泻肺逐饮,补益心肺;用真武汤、桂枝茯苓丸治疗心水肿胀型心衰,以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用参附龙牡汤、独参汤或四逆散治疗心脱肺绝型心衰,以益气回阳固脱。有专家在肺心病心衰的治疗过程中辨证处方,不强调分型。辨标实证有痰热壅肺、寒饮犯肺、心脉瘀阻、痰浊扰心等证,辨本虚证有阳虚水犯、水泛阳损及阴、阳虚欲脱等证,选药均用传统成方,并配合西药。专家认为分型方法似较局限,分型太简则不易说明问题,分型太多又常会流于形式而难以掌握,且分型论治,不易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一些专家总结某知名医院诸位名老中医的经验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心系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故在多年临床中以“心”为主线,围绕心气、阳虚,血瘀水停等病机,将心衰分为气虚血瘀型、中阳虚衰、水湿内停、肾阳虚衰、水饮淩心型。临证多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法治疗,整体全面的把握心衰疾病的发展转归,减缓心衰病程进程。从古代相关文献、现代病因病机认识、证型特点研究(从功能分级与证型、原发病与证型、客观实验指标与证型特点)对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及证型作了阐述,认为气虚血瘀是贯穿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也有专家认为心力衰竭基本病机是阳虚为本,病位在心,五脏相关,本虚标实;本虚即为阳气虚衰,脏腑功能失调,标实为瘀血、水饮内停。辨病辨证相结合,认为心气脱症与现代左心衰竭相似,心水症与右心衰竭相吻合;强调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根本治法;临证用药又灵活运用辨证论治。

  结语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HF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且报道较多,尤其是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然而,目前中医对心力衰竭的研究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以及客观、系统、有效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而使研究结果难于推广。其次,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研究仍处于较低水平,还需加强中医对心衰治疗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因此,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理论,真正促进中医学发展。

相信通过上述的各专家介绍及案例分析,您对中医治疗慢性心衰已经有了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咨询我们的名医在线专家,祝您健康!

相关文章推荐
  • 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 阅读:327
    药物治疗主要是围绕心衰的发生进行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还有ACEI或者是ARB等。非药物治疗就是三腔起搏器或者是心脏同步
  • 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法 阅读:285
    慢性心衰可以说是大部分心脏疾病的终点,不管是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还是心肌病,最终往往都会发展为慢性心衰。临床上
  • 慢性咽炎中医辨证治疗 阅读:461
    慢性咽炎从病因上中医辨证可以分为以下的类型:第一、肺阴亏虚型,主要以嗓子痒、干咳为主,查体的时候能看到咽黏膜轻微的充血,
  • 慢性心衰治疗三种药物 阅读:1.02k
    治疗心衰的药物包括以下几大类:一、利尿剂,这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它能够通过利尿减轻机体的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的前负荷
  • 中医专家治疗肺气肿 阅读:380
    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可以缓解肺气肿症状的,在早期可以通过中医疗法来适当治愈,比如说服用黄芩、党参、茯苓、白术、白芥子、甘草
  •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 阅读:538
    临床中也可见到疑难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甚至出现中气下陷、脾虚,因中医辨证分型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而定。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