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内科 > 风湿免疫内科

高正兰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内科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预约挂号

患了急性风湿热怎么办

阅读:231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一、中药治疗

(1)辨证论治:

应首先整体地观察风湿热全病程各个阶段的不同病情,结合中医理论系统分析。本病初起是感受风热病邪,温毒上受,属中医“温病”范畴;游走性身痛,关节痛属“行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湿热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寒湿痹”或“瘀血痹”;心脏炎则属“心痹”。因此在临床辨证治疗中,应机动灵活,勿执一端。根据“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风湿热总的治疗大法仍以清法为主线,再根据其病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论治。或兼以疏风,或兼以解毒,或兼以化湿,或兼以散寒,或兼以凉血,或兼以化痰行瘀,或兼以滋阴,或兼以养血,或多法合而施之。

①风热痹:

主症:风热侵袭,温邪上受,发病多急骤易变。初期多见发热、咽喉肿痛、口干口渴等风热上攻症状;继而出现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呈现红、肿、热、痛及伴见全身发热或湿热蒸腾胶着之象。其热偏盛者,关节红肿疼痛,灼热感明显,发热亦甚,皮肤可见红斑,舌质红,舌苔黄干,脉滑数。其风偏盛者,肌肉关节呈游走性疼痛,或汗出恶风,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蓝根30g,芦根30g。

加减:咽喉肿痛重者,加浙贝母、射干、杏仁、僵蚕。发热重者加葛根、柴胡、黄芩,重用生石膏。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用白虎桂枝汤加减: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晚蚕砂、老鹳草等。热毒炽盛者,酌选清瘟败毒饮或化斑汤加减。兼湿盛者,可酌加用藿朴夏苓汤。风邪偏盛者,加用防风、秦艽、孺莶草、威灵仙等。

临床体会:本证属风湿热初起,由于风热之邪上犯,起病急,变化快,热势高,除咽喉疼痛外,很快出现皮肤红斑及关节红肿热痛诸症,并可能有败血症出现。此期若能正确及时的治疗,是遏止病情发展与转化的关键所在,处理得当,可以治愈或减轻关节及心脏的受累,故临床应特别警惕,不可拘泥于一法。处方遣药还应注意不能纯用寒凉,易致寒闭邪热,透达之品不可不备。

②湿热痹:

主症:身热不扬,周身困重,肢节烦痛或红肿疼痛,或风湿结节,皮下硬痛,或红疹融合成不规则斑块,或有身肿,小便黄赤,大便黏滞,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宣通经络。

方药:宣痹汤、二妙散、三仁汤加减化裁。

苍术20g,黄柏9g,防己10g,杏仁10g,薏苡仁20g,滑石30g,茵陈15g,蚕砂15g,川牛膝10g,茯苓10g,川革薜10g,泽泻10g。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且疼痛者,可加用活血药,如鸡血藤、当归等,取血行水利之意,同时可用地锦草200g,马鞭草50g,桑枝100g,水煎局部浴洗。

临床体会:湿为阴邪,积而为水,聚而成饮,凝而为痰,流注关节。其性重浊黏腻,易阻滞气机,化热损伤关节、脏腑,病情迁延缠绵难愈。其治首当调理脏腑气机,灵活运用温、燥、化、宣、通、渗等治湿大法,或多法合用,上、中、下三焦同治,宣上、运中、渗下并施,并以中焦为重点。对脏腑气机要顾护到肺之肃降、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开阖及三焦之气化。

③寒湿热痹:

主症:体内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致热痹兼挟寒湿,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兼见有恶风畏冷,得温则舒,关节晨僵、活动后减轻,舌质红、苔白或黄白相间,脉弦紧或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祛风散寒。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化裁。

桂枝10g,炮附子6g,麻黄6g,防风10g,杏仁10g,白术10g,薏苡仁30g,白芍12g,知母10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

加减:寒痛甚加川乌、草乌。热重加生石膏、丹皮。虚者加用黄芪防己汤。

临床体会:病虽属风寒湿热错杂为患,但仍有个偏盛或并重问题;以何为主,治亦有所侧重。寒温并用,化通兼施,反佐相辅,清开导引,审时度势,择善而取之。

④痰瘀热痹:

主症:关节肿胀疼痛,肌肤发热,经久不愈;或关节变形,活动不利;或皮下结节,红斑色紫暗,舌质色暗、有齿痕,舌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而黏腻,脉多弦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祛瘀通络。

方药:痰瘀痹痛汤。

桂枝9g,茯苓15g,制南星9g,浙贝母12g,当归10g,炮山甲12g,地鳖虫10g,片姜黄10g,马鞭草30g,忍冬藤30g,鹿衔草20g。

加减:湿重加防己、薏苡仁。热重加丹皮、知母。痛甚加制乳香、制没药,或加用制马钱子粉1g冲服,或用大黑蚂蚁粉3g冲服。气虚加黄芪。

临床体会:湿凝成痰,病邪入络成瘀,形成痰瘀相结,是本证之关键。化痰与消瘀联合应用,是其大法。虽有热邪,佐以凉血散血,宣透痹阻之品,且不可过用寒凉,免治瘀反瘀,慎之。

⑤阴虚热痹:

主症:低热,午后潮热,倦怠乏力,口干口渴,鼻出血,心悸,烦躁,关节肌肉肿胀灼热疼痛,脉细数,舌质鲜红、少苔。

治法:育阴清热,通经活络。

方药:一贯煎加减。

生地12g,北沙参30g,枸杞子12g,麦冬10g,当归10g,白芍12g,知母10g,龟板15g,老鹳草30g,丝瓜络20g,地骨皮10g。

加减:心气不足,气阴两伤者,加西洋参、五味子、黄精。心烦不寐者,加枣仁、生龙骨、牡蛎、胆星。便干者,加首乌、桃仁等。

临床体方药:一贯煎加减。

生地12g,北沙参30g,枸杞子12g,麦冬10g,当归10g,白芍12g,知母10g,龟板15g,老鹳草30g,丝瓜络20g,地骨皮10g。

加减:心气不足,气阴两伤者,加西洋参、五味子、黄精。心烦不寐者,加枣仁、生龙骨、牡蛎、胆星。便干者,加首乌、桃仁等。

临床体会:风湿热至阴虚阳热偏盛阶段,多为素体阴虚或热盛伤津所致。此时心阴损伤亦重,是顾护的重点,须时刻注意因心肌炎而出现的临床征象,如心慌、胸闷痛、短气等。并可能因营血热盛而有出血倾向。近年来由于过量不当的应用激素,临床可见外浮肿、内阴伤的体征,调治十分棘手。

⑥血虚热痹:

主症:面色萎白无华,头晕,心慌,乏力,气短,低热、关节肿痛但不明显,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补血活血,养阴清热。

方药:四物汤加味。

当归15g,川芎9g,白芍12g,熟地12g,黄芪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鸡血藤15g,炙甘草6g,忍冬藤30g。

加减:气虚重者加西洋参、太子参,伴见肾气虚者,加制首乌、桑寄生等。关节痹痛者,加地龙及马钱子粉1g冲服。

临床体会:久病伤气耗血,血虚必有气虚。补血时勿忘补气,补气不可伤阴,养阴不可滞腻脾胃,补养不可碍邪外透。

⑦营热心痹:

主症:持续低热或中度发热,昼轻夜重,身热早凉,汗多;心悸,心前区不适,闷痛或灼痛;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或有眼巩膜充血及鼻腔出血;甚或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浮肿等症;舌质红或暗红,舌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脉滑数或细数或疾或结代。

治法:清营解毒,救心开痹。

方药:参珠救心丹。

西洋参9g,丹参20g,苦参15g,珍珠粉1g(冲服),蚤休20g,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12g,玄参12g,丹皮10g,菖蒲9g,郁金10g,天竺黄10g。会:风湿热至阴虚阳热偏盛阶段,多为素体阴虚或热盛伤津所致。此时心阴损伤亦重,是顾护的重点,须时刻注意因心肌炎而出现的临床征象,如心慌、胸闷痛、短气等。并可能因营血热盛而有出血倾向。近年来由于过量不当的应用激素,临床可见外浮肿、内阴伤的体征,调治十分棘手。

⑥血虚热痹:

主症:面色萎白无华,头晕,心慌,乏力,气短,低热、关节肿痛但不明显,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补血活血,养阴清热。

方药:四物汤加味。

当归15g,川芎9g,白芍12g,熟地12g,黄芪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鸡血藤15g,炙甘草6g,忍冬藤30g。

加减:气虚重者加西洋参、太子参,伴见肾气虚者,加制首乌、桑寄生等。关节痹痛者,加地龙及马钱子粉1g冲服。

临床体会:久病伤气耗血,血虚必有气虚。补血时勿忘补气,补气不可伤阴,养阴不可滞腻脾胃,补养不可碍邪外透。

⑦营热心痹:

主症:持续低热或中度发热,昼轻夜重,身热早凉,汗多;心悸,心前区不适,闷痛或灼痛;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或有眼巩膜充血及鼻腔出血;甚或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浮肿等症;舌质红或暗红,舌苔白厚或黄白相间,脉滑数或细数或疾或结代。

治法:清营解毒,救心开痹。

方药:参珠救心丹。

西洋参9g,丹参20g,苦参15g,珍珠粉1g(冲服),蚤休20g,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12g,玄参12g,丹皮10g,菖蒲9g,郁金10g,天竺黄10g。

加减:风湿热心脏炎或心内膜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时,应改用参附龙牡汤,并中西医结合救治。

临床体会:本症候相当于风湿热急性阶段出现的心肌炎。其致病之因是湿毒,病理产物是痰瘀,结果是心脏器质性损害,一旦罹患常伴随终生。故此阶段的治疗,对病情的预后与转归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临床观察,湿蕴化毒,致血分有热属实,邪热耗气易虚,虚实夹杂,病程冗长难愈。由于气虚卫气不固,又极易感邪而病情反复,治疗常攻补兼施。对部分住院病人,当前使用的所谓中西医结合治疗,出发点和愿望是良好的,但由于过量的输液及对激素的使用不当,往往事与愿违,致病情更加复杂化。临床仍主张解热镇痛加抗生素加中医药辨证论治,争取获得良效。

二、针灸疗法:

由于风湿热关节损害多有红肿热痛,故只针不灸,手法以泻为主。取穴以循经为主,或取阿是穴,忌关节腔深刺强刺。

①毫针:

A、主穴取曲池、阳陵泉、腰阳关、环跳、风重者配膈俞、血海,寒重者配肾俞、关元,湿重者取阴陵泉、三阴交,化热者取大椎、风市、昆仑。留针15~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单方向捻转1次。

B、辨证取穴配合循经取穴:风痹取风池、风府、膈俞、合谷、太冲;寒痹取大椎、命门、太冲、中渚;湿痹取太白、足三里、支沟、后溪;热痹取曲池、合谷、太冲;同时按病变部位循经取穴,如病变在阳明经,可加肩髑、阿是穴;如病变在少阳经,可加外关、阳陵泉等。按针刺常规操作,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1次/d,6次为1个疗程。

C.取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酌配阿是穴。风寒湿痹主穴用烧山火手法,风湿热痹主穴用透天凉手法。1次/d,10次为1个疗程。

②三棱针:

方1:病灶周围处。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皮肤围刺,刺破出血,如出血不畅,针后配用拔火罐拔吸,以出血为度。每周1次,以愈为度。

方2:委中、曲泽,或病灶附近穴位显露静脉2~3根。

方法:用点刺放血。先揉按穴位或病灶附近静脉,使郁血聚积一处,便于施术。再用三棱针点刺之,使之出血适量。体壮宜多,体弱宜少。每周1~2次,以愈为度。

相关文章推荐
  • 风湿热临床表现 阅读:314
    风湿热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5点:1、心脏病,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或全心炎。2、环形红斑,一般在风湿热的后期出现
  • 2岁宝宝患了鼻炎怎么办? 阅读:220
    小孩子患鼻窦炎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情况可能是与急性的细菌感染有关系,还可能是与感冒诱发有影响的,小朋友出现鼻窦炎之后首先是
  • 风湿热前期症状 阅读:218
    一般来说除急性期发热外该病还有五个典型的表现,游走行多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
  • 风湿热前期症状 阅读:261
    一般来说除急性期发热外该病还有五个典型的表现,游走行多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
  • 风湿热早期症状 阅读:729
    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不能伸直、活动能力受限,并且关节炎会在各大关节此起彼伏交替出现,病情严重的孩子就会出现心脏炎症,
  • 风湿热的次要表现 阅读:264
    患者需要符合一项主要指标和两项次要指标,另外再加上有先驱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就可以确定诊断。诊断风湿热的主要指标包括有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