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精神心理科 > 精神科

乙脑的治疗和护理

阅读:650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乙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应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处理,尤其要抓好极期的抢救,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护理工作,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乙脑的治疗没有特殊方法,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目前γ球蛋白,干扰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治疗和适当的护理相结合认真把好三关(高热、惊厥、呼吸衰竭)并及时抢救,可使病死率下降。

一、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和护理:乙脑患者起病急,病情短期内迅速加重,所以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护理。

2、对症治疗:高热、惊厥及呼吸衰竭是危及患者生命的3种主要症状,且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高热增加耗氧量,加重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坏死,从而使惊厥加重,而惊厥又加重缺氧,致呼吸衰竭和加重脑部病变,体温升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3、抗病毒治疗:对乙脑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近来有报道干扰素、利巴韦林具有抗乙脑病毒的作用,其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最近有报道使用单克隆抗体JEV-MCAb治疗乙脑,取得较好疗效,可为本病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4、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ed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临床上常用于止痛与抗炎,也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除了能阻止前列腺素合成外,它的治疗作用机制还不明确。近来有人应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水杨酸钠来研究其在日本乙脑病毒在体内播散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该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在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中的播散。NSAID可通过阻断环氧化酶活力降低前列腺素水平,但这似乎与抗病毒效应不相关。日本乙脑病毒感染可致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磷酸化作用下降,而下降的磷酸化作用又可被水杨酸盐所逆转,当细胞预先被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抑制物PD98059和SB203580处理后,水杨酸盐则失去了其抑制病毒播散的作用,因此认为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经典途径在水杨酸抗病毒效应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5、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国内认为皮质激素类有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颅内压及退热等作用,但它可抑制细胞免疫,降低机体防御能力,增加继发感染机会,因此主张早期短程用于重症患者,达到抗炎退热、减少脑水肿、保护脑血管屏障的作用。一般用地塞米松,成人10~20mg/d,儿童3岁以内为成人量的1/4、4~7岁1/3、8~12岁1/2,分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至体温下降达38℃以下即减量停药,疗程以不超过5天为宜。有认为疗效不显著,又有降低免疫力的作用,故不主张用。

6、有其他继发感染时可按病情选用抗菌药物。

7、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期以清热解毒为主,国内有报道用乙脑合剂(生石膏、知母、生地、赤芍、丹皮、钩藤、僵蚕、全蝎、石菖蒲和大黄等)采用直肠点滴,对控制高热、降温止痉和镇静均优于单用西药。

针刺止痉可选用人中、合谷、百会、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对呼吸衰竭患者可用针刺辅助治疗,选云门、中府、膻中、涌泉及耳针交感、肺等穴位。此外强刺会阴穴并留针可增加对呼吸中枢的兴奋。

二、恢复期的治疗 恢复期需要加强营养,精心护理,防止褥疮,避免继发感染。根据患者症状做智力、语言、吞咽、肢体功能的锻炼,可采用针刺、理疗、按摩、推拿、体疗等,佐以中药口服。恢复期以养阴清热为主,佐以益气养阴、通经活络的方法,除一般针刺穴位外,有用耳针、头皮针、埋线及穴位注射等均有辅助作用。震颤、多汗、肢体强直可用苯海索,成人2~4mg/次,小儿1~3mg/次,2次/d或3次/d口服,或其他镇静剂,发生癫痫者治疗与原发性癫痫相同,如有并发症应积极治疗。

相关文章推荐
  • 乙脑早期症状 阅读:330
    乙型脑炎的患者在早期一般表现为剧烈的体温上升,一般可以达到39-40℃,患者常伴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
  • 冠心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阅读:308
    冠心病又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就是术后康复的一部分就是四句话,16个字一定要注意,人民以
  • 冠心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阅读:389
    冠心病一般在护理上也要积极的做出相应的调理,比如对于一些患者心理压力大,对于病情认识不够,要从主观上帮助他们,使他们树立
  • 哮喘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阅读:557
    氧疗护理:遵循医生的嘱咐,给予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吸氧流量约为一至3升每分钟,吸入氧的浓度不超过40%,观察患者的基本情
  • 早产儿喂养和护理的注意事项 阅读:159
    早产儿往往身体比较虚弱,因此首先要注意孩子保暖,要多加一些衣物和被褥,如果体温始终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最好在医院的温
  • 肝癌晚期的饮食和护理 阅读:173
    晚期肝癌患者往往体质较差,需要加强护理,适当的加强营养,对于大量腹水的患者可以考虑行腹腔置管引流,而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